原艺珊:说说《世界自然遗产——澄江化石地》邮票的设计
1楼
- baijiahu
- 2024/4/23 13:18:16
澄江化石地位于云南省玉溪市澄江县的帽天山上。2012年,作为地球生命演化历史的杰出范例,澄江化石地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她是中国首个化石类的世界遗产,是迄今世界上发现古生物门类最多的区域,也是保存最完整的寒武纪早期海洋古生物化石群。这里不仅保存了生物的硬体组织,也保存了大量软体生物化石,展示出了完整的寒武纪早期海洋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
凭“最强大脑”节目火出圈的“水哥”王昱珩,与即将发行的《世界自然遗产——澄江化石地》邮票结了缘。就让我来说说“水哥”与这套邮票的设计。
首先,“水哥”是我在清华美院就读本科时的同届同学。我们入学时叫“中央工艺美院”,他以装潢系专业第一名考入,我则是98级文化课第一名,绘画系专业第二名考入。许多当代著名的邮票设计家王虎鸣、韩美林、何洁、陈绍华、吴冠英、陈楠、王红卫……都师出装潢系,是水哥学长、老师。水哥毕业后没离开过设计本行,他的艺术素养、专业水准,一直都响当当。看过他的一些随笔习作,细腻、严谨又松弛的画风,我感觉非常适合创作邮票,尤其科普类。于是,去年11月当我拿到了2024年纪特邮票发行计划时,看到了“澄江化石地”的选题,立刻就想到了王昱珩。生命起源于水,寒武纪是水的世界,“水哥”来创作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再合适不过了。邮票发行部门也首肯,特约他创作这套邮票,由我协助完成设计、版式、工艺等环节。我们的目标非常明确:创新、突破,做有趣的邮票——讲好科普邮票,科普邮票工艺。
这是“水哥”第一次设计邮票,交稿时间紧,印制时间也有限,为确保邮票能如期顺利发行,呈现让人眼前一亮的创新内容,邮政与“水哥”的这次跨界合作,从立项那天起就开始紧锣密鼓地推进。
2023年11月20日水哥第一次与邮票发行部门会面,确认特约设计,与交稿时间
12月4日发行部组织邮票选题专家会
12月12日水哥到北京邮票厂参观调研,商议确认大版版式与创作思路
12月20日画草图
2024年1月3日确认设计草图,开始正式绘画
1月5日录制新一季最强大脑期间创作邮票画稿
1月17日扫描画作,设计版式
1月18日水哥与我共同完成主票设计,与邮票厂生产部门研讨工艺
1月19日交稿
1月底初步完成大版设计
2月5日与中国集邮总公司研讨邮品设计与发行工作
2月22日开始工艺试样,期间根据工艺特点,微调大版边饰和异形尺孔
3月7日邮票印制签样
在12月4日邮票选题专家线上研讨会上,专家组给出了专业、详尽的选题建议,最终从306种化石中选择了六个物种,按照科学意义和演化意义,给出了排序建议。这次会议充分尊重设计师的意见,由设计师根据画面需要,兼顾专家推荐的化石排序,选出能在方寸间呈现最佳艺术效果的三种化石,具体如下:
第一枚票表现的是“中华微网虫”化石,它是地球上最早具有运动腿肢的动物--叶足类动物的代表,它的出现标志着地球生命步行时代的开端。作为首登国际学术期刊《Nature》封面的澄江化石,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且虫虫结构本身很有特点,身上有9对类似复眼的网状骨板,被俗称为“九眼精灵”,在寒武纪地层出土的各类化石中辨识度特别高。
第二枚票表现的是“共生环饰蠕虫”化石,它是目前已知最早的共生蠕形动物,动物之间的共生(包括互利共生、偏利共生和寄生)是现代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生态关系之一,该化石的出土揭示了寒武纪生命大爆发时期海洋生态系统的复杂性。画面中呈现的是环饰蠕虫与吸盘古宿虫的合体化石。
第三枚票表现的是“延长抚仙湖虫”化石,它是1984年在澄江县帽天山发掘出土的第一枚寒武纪生物化石样本,也是澄江生物群独有的一类化石节肢动物,因虫虫的体态形似澄江著名高原淡水湖泊“抚仙湖”轮廓而得名。化石本身非常完整、清晰,保存有世界上最早的脑部轮廓和心血管系统,对研究节肢动物的起源和演化具有重要意义。它是贴近海底的杂食性动物,因此把它选为第三枚邮票内容。
其实之所以如此选择三枚票的排放顺序,也有版式方面的考虑。如果只表现化石,那么这个本就小众的科普题材必然不会引起太大的反响。如果既表现复原图,又表现化石,就很难在方寸间完美衔接——毕竟现在的澄江化石地与五亿年前一片汪洋的寒武纪地貌大相径庭。所以,发行部建议采用主票(化石)+附票(复原图)的形式,既保证信息全面,又调和了画面设计,一动一静,相得益彰。水哥的构想是不只画三个化石对应的复原图,而是复原整个寒武纪早期的海底古生物群落,从海面到海底,“人找鱼,而不是鱼找人”,生动再现出5.3亿年前海洋生命的壮丽景观和生命的多样性特点。
如此恢弘的附票构想,必然要有创新的大版版式与之相衬。在发行部的全力支持下,我们完善了如下创意:
1、只设计一种版式,主票+附票形式呈现。分三组共12枚主票,12枚附票,主票分列附票左右两侧。附票组合成一整幅复原海景图。
2、三组票对应三个四方连票。每个方连里有一枚附票内容是该枚化石复原图。
3、每版票可撕出不同的主票+附票的组合方式。如此首日封会有N种不同的组合形式,如拆盲盒。
4、每版票只能撕出一枚主票+化石复原图的附票。
在正式动笔之前,我约水哥到北京邮票厂参观调研。公司领导特别重视,副局长王冬秋亲自带队,对照邮票实样,详细讲解邮票的各种印制工艺,并带水哥进入厂区了解平版及凹版设备、印制工序、打孔、检验等流程。水哥出身装潢设计专业,熟悉印刷行业的他还是被邮票的精微印制震撼到了。第一次设计邮票,他希望能出彩、惊艳亮相,无论设计、版式还是工艺。
胸有成竹,方才落笔。“水哥”画画是快手,这得益于他深厚的绘画功底,和他对水生动植物的丰富养殖经验。熟悉“水哥”经历的人都知道,他从小就爱养花鸟鱼虫,家被他布置成了自然博物馆。所以,从正式动笔,到完成三枚主票的化石部分,及附票的37种虫虫,他只用了14天,而且是非常费功夫的点画法,期间还录制了最新一期的“最强大脑”。在此特别感谢云南大学的刘裕和马晓娅老师,两位专家提供了大量的参考资料,并在水哥绘制全程给予指导,确保了邮票下厂前的鉴定环节顺利完成,为印制抢下时间。
1月19日是交稿时间,水哥的画稿并非机械描摹化石样本,他用独特的彩铅点化法,以补色关系突出化石主体,斑驳的效果契合真实化石。版面设计力求干净、纯粹、极致。鉴于邮票名称是《世界自然遗产——澄江化石地》,主票若只表现化石,与主题不符。而此类世界自然遗产,并没有非常显著的适合邮票表现的地理特征。因此,我们在票面设计中叠加了澄江化石地的地理位置示意图,着重标记了抚仙湖和帽天山的位置。附票完整呈现水哥画的37种澄江地区特有的寒武纪早期海洋动物。大版很大,边饰延承海洋的浅蓝色调,有序排列了二十多种主票和附票中未出现的其他澄江化石复原生物图样(由专家提供)。印刷色标我们也特意设计成海绵形状,主票加入海螺形的异形尺孔。我们希望发挥邮票独特的工艺优势,将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的盛况跃然纸上。
于是交稿同时,我们与北京邮票厂生产处进行了初步工艺研讨。澄江生物群化石保存在细腻的泥岩中,动物的软体附肢构精美,且呈立体保存,我们希望在印制时选用能凸显化石特点、让化石和复原图更栩栩如生的特殊工艺,更好地诠释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的壮观和绚丽景象。研讨后确认了如下工艺:胶版高精度全真彩印刷,十色油墨(蓝、红、专黄、黑、金,面值专蓝,边饰珠光蓝,无色荧光红、绿、蓝),局部起凸,异形尺孔,缩微文字。这些工艺全部实现,历经两次印刷、一次起凸工艺、打孔、喷码(明码、荧光暗码和二维码),需要四台机器才能完成最终的印制。
大版票的主要亮点在于荧光墨的极致发挥。以水哥多年养殖海生动植物的经验,水母、海绵等生物在黑暗中会发出悠悠的荧光色。我们在生物体表点缀黄、橙、红、绿、蓝等无色荧光墨,模拟夜色中海洋的生机勃勃。另外主票的荧光工艺,不再只是单一的荧光喷码,我们将澄江化石地的位置示意图也以荧光方式呈现,而且是首次以红蓝绿三色荧光墨印制。荧光灯下,三色交织的线条,特别像医学书里的血管解剖图,它仿佛是地球的生命脉搏,与附票里虫虫身上焕发的绚丽色彩,共同诉说着地球生命大爆发的梦幻与神奇。
另外水哥对缩微文字特别感兴趣,这是只有防伪印业才能实现的精密印刷工艺。我们在票名里隐藏了“澄江化石地”的拼音首字母“CJHSD”,在每枚主票的化石周围隐藏了该化石名称的拼音首字母(中华微网虫“ZHWWC”、环饰蠕虫与吸盘古宿虫“HSRC、XPGSC”、延长抚仙湖虫“YCFXHC”)。这些有趣的彩蛋是我们送给集邮者的小惊喜。
从立项到签样,除去春节假期,短短三个月的时间,这套邮票顺利诞生。我们完成了从版式到工艺的一系列创新,把一个科普小众题材,演绎成了“恢弘巨制”。这一切离不开各个环节的高效协作:发行部门批复特殊版式、选题专家组耐心释疑、生产部门全力配合工艺试样、集邮总公司保障邮品宣发……小小的邮票于方寸间凝聚了邮票人团结协作、敢于创新、高质高效的实干精神。新时代新思路,期待水哥与邮政的跨界合作,能够吸引更多的目光聚焦到中国邮票、中国集邮。(作者原艺珊系北京邮票厂有限公司邮票设计师、雕刻师,高级工艺美术师)